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5篇 |
免费 | 336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4篇 |
农学 | 137篇 |
基础科学 | 39篇 |
268篇 | |
综合类 | 602篇 |
农作物 | 130篇 |
水产渔业 | 43篇 |
畜牧兽医 | 100篇 |
园艺 | 85篇 |
植物保护 | 1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四川某电站库区泥石流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四川某电站库区的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的方法对其中最易发的四条泥石流沟产生条件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计算了它们的不同概率的泥石流总量,最后对该库区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评价并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2.
福建安溪的茶产业集群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福建安溪茶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优势包括区域资源禀赋、产业链迂回、龙头企业推动等,外部力量主要是市场催生、政策拉动以及独特的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等。建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要在农户层面、企业层面和产业集群层面做好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3.
黄芪幼苗丛枝菌根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灭菌条件下,研究了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与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形成丛枝菌根的过程及细胞结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黄芪接种34 d时,真菌菌丝开始侵染根表皮;44 d时菌丝在皮层细胞内逐渐增多,并且细胞间有极少量泡囊产生,形状为椭圆形;54 d时细胞内大量菌丝扩展;63 d时有大量真菌孢子萌发;84 d时细胞间有大量泡囊形成,呈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部分泡囊开始收缩衰老,同时皮层细胞内有少量丛枝并存。生长期间,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变化与丛枝菌根的发育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从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角度出发,介绍了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及设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和设备存在的问题,对其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阐述,介绍了原料预处理的两种方法:蒸汽爆破法和木质纤维材料苄基塑化法. 相似文献
65.
番茄不同花药长短及花粉发育时期其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番茄花药长短与花粉发育时期及其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小果型番茄品种中,同一花粉囊内,小孢子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基本同步,而大中果型番茄品种,则不完全同步.不同果型番茄品种,花粉发育与花药长度成正相关.作者观察并用照片记录了不同果型番茄品种花粉的发育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番茄花粉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进行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频率最高,是最适时期. 相似文献
66.
浅谈人造薄木生产中单板的漂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木材颜色的成因及漂白机理,重点介绍了人造薄木生产过程中单板漂白工艺。研究表明,经漂白处理的单板,颜色明显变浅,色调也比较均匀,而且还消除了板面污染,对单板的染色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7.
宋志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
七体是赋的分支 ,具有与其它赋类相区别的特点 ,其基本体制由西汉枚乘《七发》确立。七体在其流变过程中 ,招隐取代问疾成为题材上的突破 ,仕隐之辩为文人表述个人情性、价值取舍及德政标准提供了合适的途径。结构形式和语言运用上的创新也显示了作者们不囿于前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68.
在灌溉区及旱作区,对草原二号杂花苜蓿和直立型扁蓿豆的株高、茎重、叶重、分枝数、花序重等产草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按对产草量贡献率的顺序,在旱作区杂花苜蓿为茎重>株高>分枝数>叶重>花序重,扁蓿豆为分枝数>叶重>茎重>株高>花序重;在灌溉区杂花苜蓿为分枝数>叶重>茎重>株高>花序重,扁蓿豆为株高>茎重>叶重>分枝数>花序重。 相似文献
69.
土壤侵蚀和雨水的流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制约农业发展乃至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两个主要因素。聚丙烯酰胺 (PAM ,Polyacrylamide)对土壤的性质有着明显的改进作用 ,PAM具有良好的黏结力 ,能有效改良土壤的表层结构 ,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增加土壤的入渗率 ,减少土壤侵蚀。本文试图通过人工降雨模拟实验 ,获得不同的PAM的使用量及覆盖率与土壤侵蚀量在不同的雨强、不同的坡度条件下的关系。实验表明 ,经PAM处理后土壤的入渗性能和抗侵蚀的性能都有所提高 ,PAM能明显地黏结着土壤表面的颗粒 ,形成大的团聚体 ,阻碍土壤结皮的形成 ,减少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70.
降雨导致土壤表面结皮形成封闭是自然现象,它能降低土壤入渗,增加土表径流,导致土壤侵蚀。该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性质土壤表面的封闭作用过程,分别确定封闭过程中的物理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试验采用了具有不同土壤交换性钠百分率(ESP)值(2、5、10、20)和黏粒含量(10%、20%、40%、60%)的4种土壤进行降雨模拟试验,通过土壤表面播撒磷石膏(PG)(2000 kg/hm2)和PG与聚丙烯酰胺(PAM)(PG 2000 kg/hm2+PAM 20 kg/hm2)混合物的处理,分别抑制了土壤的化学封闭和物理封闭,论述了ESP值和黏粒含量对土壤化学封闭和物理封闭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ESP值土壤中,化学封闭作用占土壤封闭的主导作用;低ESP值土壤中,土壤的物理封闭作用增大。当黏粒含量较低时,土壤物理封闭作用较低;当黏粒含量较大时,土壤物理封闭作用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